• 首页
  • 党建要闻
  • 权威声音
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先进典型
  • 理论园地
  • +
  • 老干工作
  • 知识问答
  • 在线学习
  • 党建课堂
  • 党员信箱
首页 > 党建要闻 > 党建要闻 > 正文

“八饮长江”!“路桥湘军” 在祖国大地上屡创奇迹丨红色精神国企开“讲”

发表时间:2021-10-19 10:51:05 来源:国资潇湘 作者:田运宏 曾立 记者 蔡立平 视频制作 黄明珠 编辑:马菀倬

写在开头

如果信仰有颜色,那一定是“中国红”。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。

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省国资委系统围绕讲好国企感人故事,讲深国企改革发展,讲强国企使命重任,组织“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奋进力量”国企红色精神巡回宣讲,切实以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国企员工昂扬斗志、奋力前行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矢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,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。

6月份以来,历时4个月,巡回宣讲17场,一支“国企红色精神”宣讲队深入三湘四水、深入企业集团、深入生产一线,从逶迤南岭到波涌洞庭、从湘江之滨到四水之畔,高高扬起耀眼夺目的“国企红”。国资潇湘融媒推出系列报道,通过文字与视频,展示这支“红色宣传队”的风采。

湖南交水建集团

把“论文”写在祖国的大地上

“交水建路,中国路;交水建桥,世界桥”。湖南交水建集团始终高擎党旗,秉承产业报国、交通为民的历史使命,将“论文”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贡献脊梁力量,为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交通能量!

1972年10月1日,长沙湘江大桥隆重举行通车典礼。短短一年时间,这座全长1250米的双曲拱桥,便腾跃而起,结束了长沙人千百年来靠摆渡过河的历史,也把“路桥湘军”的贡献镌刻在长沙发展史上。

长沙湘江大桥,如今已更名为长沙橘子洲大桥,是长沙第一座湘江大桥,也是湖南交水建集团第一次在湘江长沙段架设的桥梁。

至今,它仍然是国内最长的双曲拱桥,在湘江上创造了用64天时间吊装1900多件、总重1万吨的国内纪录。其中2×322米双跨缆索吊装的创新,获得国家科委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继橘子洲大桥、银盆岭大桥、猴子石大桥、黑石铺大桥、福元路大桥后,加上在建的香炉洲大桥、暮坪大桥等等,湖南交水建集团跨过三湘四水,越过洞庭,挺进长江,扬帆“出海”。

1991年11月,湖南路桥中标安徽铜陵长江大桥,这是一个创举,首开全国交通系统和地方国有建筑企业长江架桥先河。

最大水深40米,最高流速达到3.5米/秒,河床地质软弱……在这样复杂的地质、水文条件下修建特大型桥梁,犹如在天险上走钢丝,业内专家提出担忧。敢于担当、勇于挑战、善于创新的湖南路桥人硬是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、一次又一次展现硬核实力,双臂钢围堰块件立式预制拼装、全铁锚渠道混凝土蛙式锚等新技术新工艺应运而生。“看到直径三十多米、重达几百吨的围堰下水之后,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。湖南路桥有能力修建长江大桥。”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南路桥集团原总工程师涂萍回忆道。

1995年12月,铜陵长江大桥正式通车。这座长2600米、主跨432米的双塔斜拉桥,居当时同类型桥梁亚洲第一、世界第三,主梁板式结构填补国内空白。

铜陵长江大桥开启了湖南路桥征服长江天险的征程,从此湖南路桥凯歌高奏,在浩浩长江屡创奇迹。

2001年3月,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竣工通车;2001年9月,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竣工通车;2002年10月,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竣工通车;2005年10月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竣工通车……每一个单孔跨越,每一道力顶千钧的斜拉索,都凝结着湖南路桥人求索、创新的精神。

七座长江大桥,创下了湖南路桥“七饮长江”神话,“路桥湘军”品牌从此声名鹊起。去年12月,湖南路桥中标湖北荆州观音寺长江大桥,开始了“八饮长江”的豪情之旅。

山河勾勒画卷,67年孜孜以求。大江大河、高山峡谷都是“路桥湘军”的“创作”天地。“矮寨不矮,时代标高”,矮寨大桥不仅是世界超级工程,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连心桥、脱贫攻坚的致富桥、通向美好的幸福桥。

时任矮寨大桥项目经理的盛希同志,刚到矮寨,家庭就发生变故:父亲突然中风,夫人身患重病。面对项目任务,他选择了放弃小家。夫人在病危中给他发了最后一条短信:“以前你每次都说,等桥修完了你就回来了,可是你修完了一座又一座。这次你又告诉我,等矮寨桥修完就回来了,可等桥修完了,我也就走了。”

正是因为有了这些“吃得苦、霸得蛮”的湖南路桥人,有了他们的不计得失、敢为人先,勇敢地挑战“天险”,矮寨大桥不仅圆满建成,还绘就了惊世一笔,创造了4个“世界第一”:大桥两索塔间跨度1176米,跨峡谷跨度世界第一;首次采用塔、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;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,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;首次采用“轨索滑移法”架设钢桁梁,成为湖南在桥梁界的成就展,刻录新时代“标高”。

作者:田运宏 曾立 记者 蔡立平 视频制作 黄明珠

责编:马菀倬

来源:国资潇湘

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(党委组织部)版权所有
地址: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:gzwzzb@126.com 电话:(0731)82211473
传真:(0731)82211473 邮编: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:(0731)82211158